交友进化

✍️

在网络普及之前,交友不靠打字,靠写字。用笔交友简称笔友。

娱乐杂志开设了交友板块,有的在每一页的页脚,有的专门用几页纸开专栏,有的放在封二封三。有些报纸也跟风,把中缝拿来供读者交友。

想交友的人用几句话描述个人情况、爱好,留下通信地址,让感兴趣的人写信给他。有的人还会在最后附上“来信必复”。这几个字就像“长得好看”一样,我对敢写它的人,有天然的好感。但我还是很怀疑,他们敢说,是不是真的能做到,反正做不到也没人能追究曝光。

我从来没给谁写过信。那些信息里,没有让我感兴趣的东西,没有吸引我、让我渴望认识的东西。


☎️

网络刚开始普及的时候,我家没电脑,没宽带,只能去网吧上网。网上有聊天室有论坛,本地聊天室很火,能很快地约人见面。但我在的县城太小了,没有本地聊天室,遇不到基友,只能找到离得老远的,北京、上海、河北、四川。

在里面认识了感兴趣的人之后,交换QQ号。下了网,打打长途电话。买那种价格比较便宜的IP卡。

高考前有段时间打电话很频繁。回想起来,也不知道哪有那么多话好讲,生活是枯燥单调的,没有新鲜事。记不得讲了些啥,印象最深的是有个男生要我唱《安静》给他听。

那时候还不知道长途电话除了扣IP卡里面的钱之外,还会收一笔本地通话费。月账单出来的时候,比平时多了五十多块。因为我借住在亲戚家,亲戚提了一嘴,也没怎么说我,但我还是识趣地再也不打了。

我见过的第一个活生生的网友是隔壁省的。长得像任泉,就是那个要听《安静》的男孩。见面那天我刚打完吊针,还下着雨,冲淡了夏天的高温。两个人撑一把伞,雨打湿了肩照样兴致盎然。


✉️

念大学的时候依然买不起电脑,宿舍还是拨号上网。反正有的是时间,不去网吧就写信联系吧。前后跟大概不超过10个同志写过信。

你有没有听过那句“从前车马很慢,书信很远,一生只够爱一个人”。我不是要批判这句话。这句原文的上下文语境我不了解,也不想去查资料,我想说的是,现在很多年轻人把这句话当成一种理想情怀,缅怀旧时代的爱情,批判现世的浮躁,向往拥有这种过去的感情。很多鸡汤文也爱引用这句来炮制爆款文。

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很不浪漫。现在也可以写信,也可以异地恋一年不见几次,只要你想,可以选择用复古的方式,实践你对一个人矢志不渝的感情。但是把这句话当成真理,哀叹新时代的人,或许做不到一生只爱一个人,做不到就怪交通太发达,怪科技太高新,把根源推给时代,埋怨生不逢时,我觉得还是家里太穷,缺镜子。

我敬佩那些在旧时代选择了始终坚持的人,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被迫坚持,但值得被歌颂的(假如真的要歌颂“一生只爱一个人”这件事的话),并非时代,而是他们的坚持。这在任何一个时代,不管新时代还是旧时代,都很珍贵。换句话说,如果一生只爱一个人,原因只是因为车马太慢书信太远,只是因为旧时代通讯、交通不发达,未必是爱,更可能是无奈。怎么不见旧时代人人都忠贞不二。

把无奈甚至苦难的生活刻意美化,是我眼里的矫情。

文学是文学,文学只适合对某一具体事件附上情绪化的感性表达,不适合用来归纳总结社会现象,因为它不是理性描述。它像滤镜,并不能反映真实。是不是这种滤镜用多了,连什么是真实都分不清了。

后来见过面的笔友,有三个,现在还保持联系的,没有。我存着那些来往的信,每一封都留着,虽然我给他们回信后,再也没拆开读过。就当是他们曾经存在过的证据。


💻

等网络普及之后,我就没写过信了。论坛和聊天室也很少去。博客开始兴起,每个人看起来就像拥有了一座自己的灵魂岛屿,既公开又私密,人们写自己想写的字,发好看的图,放喜欢的背景音乐,还可以网络串门,观察别人展露出来的生活找找共鸣。

有个网友的故事我印象很深。认识几年后,我突然收到一封他的电子邮件。他大致说了下他的生活近况。他是一个深柜,交男朋友了。男朋友是他一个大学同学。有一天,他的同学突然找到他,聊日常生活。他同学失业了,当下的生活不是很满意,开玩笑说要不我去找你吧。他没多想,一口答应。他同学来了之后,两个人睡一张床,谁也没有明确地说出“在一起”的话,但事实上在一起了。笔友对自己的同志身份认知没有障碍,他确定他的同学之前是直男,但现在对两个男人之间的性行为没有排斥。

网友当时不让我写博客上,怕被熟人看到。现在写出来也没关系了,十几年过去了,网友都不一定能看到这段呢,更不用说有熟人。

不知道他现在怎样。一个人消失其实也不难,毕竟大家都只是生活在彼此的网络里,只是一串符号,一段代码,一截数字,没有地址没有手机号,邮箱作废,账号注销,说找不到就找不到。


📱

交友软件刚出来的时候,我申请了两个号。一个号放自己的照片,另一个号放网上找来的一套好看男人的照片。给假号发信息的人非常多,非常非常多。我当然不会回复,甚至有些不会点开看。有一个网友用气急败坏的口气说,一看就知道你用的假照片,这样能交到什么朋友?有意思吗?

我用假号又不是为了交朋友。我只想知道,我用真号发出去的招呼,那些已读、不读也不回的人,有多少在假号那里如饥似渴求认识,甚至当一条舔狗。

当你知道你想认识的人,不是对谁都爱答不理,只是对你高冷、对你被动的时候,就一点兴趣也没有了。

他不回复没错,长得好看自然会收到很多招呼甚至骚扰,每条都回太不现实。他对别人热情也没错,他有权讨好任何他喜欢的人。我当然更没错,大家都没错,只是不适合。

经过了这样一段实践,我后来对已读不回的人,一方面表示理解,另一方面自动屏蔽,剔除视线之外。

所以我觉得陌生人社交软件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。一个是不感兴趣的人,可以设置不再出现,另一个就是已读不回的人,可以无限制拉黑屏蔽。井水不犯河水,你不用出现在我眼前,我也不招惹你碍你眼,彼此看不到多好。这两点做不到的,都不是好软件。

能用科技解决的事情,我不会怪罪于人性,所以我不怪人家不回复。我也希望很多人可以把黑名单用起来。对方已读不回,可以大方拉黑,发现自己被拉黑也不用生气,对方只是主动选择了消失在你视野,反正你对他没兴趣。

不同的社交软件用户间,是存在鄙视链的。现实就是有这样一群人,会在所有地方给自己找优越感,到处找梯子往上爬,迫不及待要享受高人一等的感觉。


👬

我是自尊心很强的人,很计较在一段刚起步的关系里是否平等。我怎么对陌生人,也希望陌生人可以如此对我,就算要讨好,也只讨好喜欢我的人。如果我感觉到我在热脸贴冷屁股,就没心思再继续了,会马上按下暂停键,收回所有的热情。我会相信一见钟情、几见钟情,但要我相信舔狗舔出爱情,我是会打很多个问号的。

同性恋的心都是海绵体做的,越舔越硬,我深以为然。

所以我不太会单方面关注网络陌生人。如果对方不是跟我有生活交集,对我也有好感,能说上几句话的人,不管他长得再好看,对我来说也只是橱窗里的模特。我没有收集的癖好,对别人的生活也不好奇,对他去了哪些地方、吃了什么、跟谁见了面,不感兴趣。有的人光看看这些就会过瘾,我不会,我没有眼球高潮这种快感。你留言问他私信问他那家店好不好吃,那里好不好玩,他把这些都定义为性骚扰,正眼都不瞧一下,多尴尬。

喜欢一朵花,不必要摘下带回家,因为它会枯萎。可是不摘它就不谢了吗?人如果是花,一定会有别的人摘到他。你不舍得摘,其实是够不着摘不下。

长得好看的跟我打招呼,我都会先怀疑是不是骗子。骗色可以,骗钱不行。失色很开心,丢财会伤心。虽然我都没有。

本质上我不喜欢闲聊,连续聊超过10句就想停止打字,有时候还会产生“已经回复过”的错觉,其实只是脑子里回过现实里没有。我不玩游戏,基本上就没了社交话题,很难破冰。友好礼貌的陌生人发过来的招呼和话题,我会每条回复,但是最好不要加微信。在别的软件上我有理由不去打开看,晚点再回,加了微信就感觉需要随时秒回。其他软件上,你跟我有一搭没一搭聊个三年五年甚至十年,我完全可以陪聊到底。

我真没有那么多时间专职聊天,做不到秒回,白天要搬砖挣血汗钱的。我不上班,等我老了,哪有钱买年轻的时间和身体?你让我白嫖或者给我打钱的话,我倒是可以秒回。

现在很多人的关联,在刚认识的当天,撩得热火朝天,加完微信,第二天就再也没话讲了。

这就是跟一夜情并称的,一夜撩。


⚠️

其实还有更早的公园、渔场、浴室的交友方式。我没参与过,不提了。

最后说一条可能有用的信息。

很多人吐槽过在个人简介里给自己贴了“well-educated”“straight acting”“easy going”这些标签的人,究竟是不是优越感爆棚、大男子主义的类型,自己去接触,或者一刀切回避。这不是大问题,可能相对更值得注意的是,是这类:头像很好看,没别的照片,聊了三五句就说不常上软件,要你加QQ加微信的人,一定是骗子,让你投资博彩,专门骗钱那种。

还有,个人简介里带了“走”“6(不管几个,隐晦的1234578也算)”“云朵☁️、雪花❄️、奔跑🏃(emoji表情)”“z💤”“hi(HighFun)”“CF(Chemical fun、chem sex)”“嗨”之类关键词的,大概率会使用药物。在此提个醒,要不要保持距离,自己心里要有数,很多人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自制力。

发布者

棒棒

你们需要快乐地生活,而我不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